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隨筆】連假。

大部份人的連假都在做些什麼呢?這問題應該可以有非常多的答案。

適逢中秋節,於是九月份迎來了一個連假,而在我看完週末的快樂效應這本書後,我認真的思考我該怎麼利用我的假日才會覺得比較充實。不過其實仔細審視我並沒有改變太多的行程,我只是把自己覺得想做、想完成的事完成,這前提是並不帶有什麼壓力的,所以多半執行起來,都會覺得像個旅程一樣愉快。

週六光是汽車保養,其實就花掉一整天的時間,不過剛好發現了很多平常沒機會發現的問題,順道也把汽車部份零件做更換,我原本沒預計會花掉一整天的時間,所以出門時手機並沒有充滿電,在這中間等候的期間,等同我沒有一隻電源充足的手機可以一直使用,於是,發呆成了思考各種生活瑣事的時光,沒有手機等同暫時斷網,好像有那麼一頃刻世界安靜了一會兒。

週日還是為了家務而出門,不過是為了去買一些修補的工具,買完後才去逛了新開的購物中心,吃上了頓百貨公司美食街樓下的套餐,看看來來往往的人們,在這假日裡形形色色的模樣。晚上也沒有計畫的隨興就跑到夜市去解決了晚餐,這聽起來,都是零零碎碎沒有計畫的安排,不過因為樣樣都是自己的安排,沒有人替你決定幾點要完成、沒有人要求你一定要做些什麼,所以凡事都覺得放鬆。

至於連假的最後一天,和多半的週日都一樣,我和老公選擇哪兒也不去,什麼計畫也不安排,在即將上班的隔天,我們會保留一些各自的空間,他在網路上找新的電影看、或追劇,我上上網寫好週一的工作事項、看看書、發發呆,有時兩人沒窩在一塊,但我們知道互相陪扮著彼此。

週末的快樂效應,更多的來自我們的心,以及沒有人在後面拿著鞭子追著你打的那種放鬆,當然安排些有興趣的活動很重要,但我想對於我這種很容易窮緊張的人來說,心靈安定似乎更重要。

這週一我還算認真、也沒有太多厭煩的情緒的正常上著班。
我想這表示這個連假,我的身心休養的還不賴,所以我得以甩開所謂的收假症候群,回到電腦前面,面對營幕、面對工作。

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就好了。
人生真的有很多事需要好好維持,連好好放假,原來在現在這個時代都這麼費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2年10月】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詹姆斯‧克利爾

  這本書其實在決定購買之前,就看到過有不少名人或部落客推薦,書名中規中矩的命名方式,一度讓我懷疑會不會是本沉悶的理論書之類的,不過後來讀了之後發現其實還蠻有趣的,對於解釋如何養成所謂的原子習慣,也有拆解一下案例,沒有想像中的沉悶。 人類的習慣背後是透過許多行為組成,而這些行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