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2019年4月】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 丹‧艾瑞利, 傑夫‧克萊斯勒


今天是四月的最後一天,利用一點空檔時間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

最近讀關於特定方面心理學的書籍讀的挺過癮,同時也窺見許多人類大腦與心智運作的缺陷,我們並不如自己所想那般理性,很多時候也會無意識陷入特定的循環裡,然後或多或少的就中了商人們設下的購物陷井裡,就這樣把白花花的銀子灑出去。

金錢就現代社會來說,是價值的代表,但我們給了它許多的想像,不管是關於人們外在看起來美好的生活、或是關於我們在別人眼中看起來的社會形象,擁有充足的金錢,好像就與美好的人生畫上等號,但其實我們花錢時大腦的運作模式,並不一定帶我們往這樣的方向發展。

再加上現3C產品加速縮短人們思考的時間、更方便更無痛的付款機制,讓人們有時還沒能好好思考一筆金錢能為自己帶來什麼符合最佳使用利益的同時,我們已經完成消費,已經被腦內假想構思的未來催眠好按下一鍵結帳。

書中提供了許多看似並不特別的陳述方式或話術,但最終實驗卻有著不同結果的例子,以及許多種人們對於金錢使用的腦內迴路,包括我們高估自己擁有的事物價值、受到實際價格影響的定錨效應等等,是本很有趣的金錢心理學,同時也可以看看,我們是不是在無意中就照著腦內迴路,無意識的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呢?

最後一章也提到了許多關於儲蓄的想法,我們都該把自己的錢花在更有利於自己的事物上,而不是追逐可能過於表象的許多事物,包括儲蓄本身,或許也不該是讓大腦覺得痛苦的事。

它不是本理財書,不過對於自己使用錢的方式,或許能夠看的更透徹,進而為自己的荷包與用錢方式上做點調整與良善的改變喔。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2019年4月】學好設計一定要會的平面設計/大里浩二


說起來,設計工作是時間與臨場經驗的累積,有時甚至會勝過學校的教科書中的內容,常常遇到問題、透過不斷的修改與調整,當下立即獲得的經驗,是最珍貴的學習。

不過我倒還是很樂意偶爾就買本設計類的書籍來看,雖然看的當下不一定能馬上記住,但還是能糾正一些自己在視覺與設計上的盲點,或者是發現一些自己從來也就不太使用的工具來輔助設計,讓設計在視覺上有更好的呈現。

這本適合有點基礎底子的美術或設計師閱讀,從文字到版面構成提出了很多實用的建議,只是因為原作者是日本人,字體與範本內容多半為日文字或較偏日系風格的作品,不過這個影響不大,畢竟類似相近的中文或英文字體主體差不多,所以還是十分值得參考。

在最後章節也附上了幾個設計範例,從整體視覺CI或汽水瓶LOGO的設計發想流程,都有非常清楚的整理,對於相關行業的人來說,想必非常實用。書中每個章節最後也提供了一些相關的設計書籍可以參考,不過因為都有些年代了,可能只能往二手書店找找,或許還有機會見見這些書的風采。(大部份是日文原文,少部份有標示中文版)

關於設計的細節與小地方,我挺推薦這本書的,雖然也有些書有類似的內容,不過這本也很值得放入參考清單內喔。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2019年4月】實踐你夢想的第1本筆記書/日本筆記達人 富美


會想買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學生時期的我挺愛買文具的,不知不覺買了很多的筆記本,前些時候整理起來的時候竟然有一大個收納箱,都是全新而且沒用過或沒用完的筆記,因為放在收納箱中,所以保存狀況也挺好的,如果全拿去回收有點太可惜,總覺覺得筆記本的功能就該被好好的書寫才對啊。

就這樣我入手了這本書,這本書是全彩的,主要是要呈現筆記書的書寫方式與項目,所以閱讀字體的間距挺寬的,十分容易閱讀,基本上其實文字也不多,多半都是關於筆記書的範例,讓人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筆記書的用途與內容。

作者覺得比起文字,圖畫更容易喚醒人們對於當時的記憶,因此不管是記錄目標、或是生活瑣事、一日一斷捨離的事物、想去的地方、夢想等等方方面面,都能夠透過文字筆記+圖畫的方式來做記錄,或許比起文字流水帳,更能記錄自己的心情或生活目標,也會更有印像。

當然凡事都需要毅力的,舉凡是記帳或是這類筆記書,其實目的都是要提醒人們要"有意識"的好好生活,清楚自己的目標、或藉此更了解自己。

讀完這書後,我才剛開始了用圖畫筆記的方式記錄生活瑣事,也不曉得能持續多久,不過塗塗寫寫倒也挺開心的,雖然現在電腦手機很方便,但真的遠不如透過筆觸寫畫在紙上的那種記憶來的鮮明。記錄生活的方式有千百種,不管是數位雲端或紙本記錄,總之選擇一種合適的吧!

如果喜歡塗塗畫畫的人,那這本書會很適合你,或許最終這本筆記會成為自己的夢想書喔。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2019年4月】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 索羅摩.班納齊, 喬納.雷爾


書名雖然有點長,不過其實它的重點就落在了"營幕陷井"四個字上。

看完這本書後,我長久以來的疑惑終於被解開了,那就是我無論如何無法接受電子書、在電腦或手機上看文章老是跳行或只挑重點看,原來是我們面對營幕上的思考與閱讀速度都是呈現跳躍式,跟紙本相較,營幕給予人們的刺激,遠遠大於溫吞的紙本,同時也或許有更多的干擾與影響,讓人們即便常常就算讀完一本電子書,也不容易記得內容。

這本書很適合從事電子商務的設計人員、界面UI設計的工程人員,當然純粹像我這樣只是好奇也能閱讀,內容並不會太艱澀,讀完還會覺得真的很不可思議,一個小小的營幕,奪走人們大部份的注意力,而且是在無聲無息中,甚至人們自己也不自覺。

不過書中也提到,未來在數位時代,我們最重要又稀有的資源,就是我們自己的注意力,只會有更多媒體想要我們的注意力被聚焦在某處,因為有觀注代表流量或點擊,這同時也帶來驚人的商業利益。

書中一開始提到現在很方便的旅館網站(如trivago)就是其代表性的例子之一,當我們準備好旅遊計劃,想訂間舒服的飯店時,網路雖然很方便,但我們並不想在網海中撈針,而這類旅館網站,替我們篩選過條件、縮小範圍、集中精神、快速簡單的完成這個行為。讓整個旅遊計劃不會因為搜尋旅館太過讓人覺得辛勞,要花掉大把時間逐筆比較。

看完這本書後,我也針對自己訂閱的許多商家資訊重新做了整理與刪除,原來並不是看的越多記的越多,而是在這種資訊爆炸的時代,慎重的選擇對自己有用的資訊,才是對於自己的心智與注意力最好的利用。

你一定想不到,這小小的營幕裡,藏了這麼多的魔鬼。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2019年4月】可不可以不要努力/河浣


現今市場上的勵志書籍書名,多半都是帶著警示意味的提醒讀者:再不努力你就要落人後了、再這麼懶散下去不行的喔!在這充滿正能量的聲浪中,看到這本書名時,或許是本於人性本懶,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過去。

作者原本是普通的上班族,身兼插畫家,但因為覺得一邊上班一邊畫畫太累,於是為了體驗不努力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模樣,便離職專心畫畫,但這不是他的初衷,他的本意還是想要感覺一下"不要那麼努力"的感覺。

而這也是我頭一次接觸到韓國作者的書,當初買的時候並沒有注意是韓文翻譯的書籍,所以覺得十分好奇,書中滿滿的充斥著在韓劇裡可以看到的劇情,比如父母親諄諄教誨著孩子,要如何如何才能出人頭地、公司長官同事的狗眼看人低、夫妻朋友間提及社會地位的互相比較....雖然這些並非臺灣社會就沒有這些狀況,但在相對生活高壓的韓國,這些都是活生生每天上演在社會中小螺絲釘的大家會面臨的情況。

作者稱之"正解社會",也就是人們出生到長大,學生到出社會的過程,種種的努力就是為了邁向社會中大家所認可的成功的道路,進入有名的大學、被網羅到大公司上班,一步一步走上正解社會的道路,不會被別人白眼,看起來這麼努力,人生也好像很成功。

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呢?

這是本書的主軸,這也是在一片正面能量的勵志書中,觀點格外不同的一本,也挺值得讓人深思所謂的深植人心的刻版思想,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就一定會成功,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為了什麼要過的這麼努力呢?為了社會大眾認可的價值觀、還是為了家人朋友認同的成功的模樣?我們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呢?難道不努力,人生就沒救了、就錯了嗎?

書中有許多會讓一般上班族共鳴的章節,比如提到離職時心中的猶豫與不安、老被親人朋友提到的工作與社會地位、甚至是婚姻狀況的痛處、每天要去上班卻感到痛苦與不開心,可是礙於經濟壓力又迷惘找不到出路.....

當然不是要你的人生從此以後就不努力了,但是我們面對自己的生人,能不能用剛好的力道前進就好,而不是像24小時緊繃的橡皮筋,只能奔向正解道路,但那是你要的嗎?就一定是對的嗎?承受社會價值荼毒的我們,或許真該好好思考一下關於我們"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覺得再多的心靈雞湯與正面能量都灌不進你的心裡,或許這本能稍稍平復一下與你的生活也能產生共鳴(?)的勵志書。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2019年4月】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施昇輝


我在去年的時候,就曾經讀過施昇輝的理財書籍,他有樂活大叔的稱號,基本上也只推薦兩隻ETF,那就是0050和0056,讓你可以買進之後安心睡覺、好好生活,年年領股息。

這本書和去年的"無腦理財術 小資大翻身"內容有些相似,但這本佛系理財術稍微更精簡些,不過兩本論調基本是差不多的,所以想從哪一本看都可以,也都很適合小資族或想開始接觸存股之路的人。

他和部份理財專家比較不同的地方在於,他不主張人人一定要熟悉財報內容、看懂技術分析,只要依照KD值的固定公式決定買或賣,十分適合0050和0056本身的特性,不過若是持有個股的話,相對個股變化較大也較複雜,就不適合這套理論。

不過我更喜歡的是他挺中肯的點出,人生還是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投資獲利除了是多一份收入,也就是人生每天正餐中的"附餐",到西餐廳吃飯,總不可能只吃沙拉和濃湯就會飽,這樣的比喻真的還蠻有趣的,所以我們該為自己賺點附餐,但不可能想著只有附餐就不顧正餐了。

存股這幾年蔚為風行,投入的人也很多,我也加了幾個社團,每天看著各種消息滿天飛,有做功課的股民,自然也有一看就是沒做功課的股民,進了社團只希望人家報明牌,連漲跌都搞不清楚,已經有現成的標的,卻去尋找其他價位更低但CP值或許不夠的標的,詢問大家這隻該不該買?今天進場會不會太貴?太便宜是不是有危機?等種種讓人傻眼的問題。

或許是現在已經浮上檯面的存股達人很多,但時機不同以往,何況如果看過這些作者的書,就會知道積沙成塔的過程其實也很辛苦,他們確實下了很多功夫、甚至也付出過慘賠與套牢的代價,絕對不是三言二語一篇文章,只看到美好的一面,卻沒想他們已經熬過了最辛苦的時光。更別說只想著財務自由,卻什麼努力都不想付出的伸手牌股民了。

話說回來,進入存股的行列,每年收股息,賺點小收入,積少成多,能好好睡上一覺,穩定工作生活,可能在這個年代也不失為一種更大於小確幸的幸福了吧。

【2022年10月】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詹姆斯‧克利爾

  這本書其實在決定購買之前,就看到過有不少名人或部落客推薦,書名中規中矩的命名方式,一度讓我懷疑會不會是本沉悶的理論書之類的,不過後來讀了之後發現其實還蠻有趣的,對於解釋如何養成所謂的原子習慣,也有拆解一下案例,沒有想像中的沉悶。 人類的習慣背後是透過許多行為組成,而這些行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