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2019年11月】品味選擇題/湯姆‧范德比爾特


這本書的全名是"品味選擇題:隱藏在Netflix、Spotify播放列表、亞馬遜評分中,推薦「你可能也喜歡」的思維演算祕密",在我們使用許多的網站與軟體進行評分、視聽音樂或電影、給讚或倒讚,這些都是系統推算出你可能喜歡的事物的品味依據,但品味是能透過數據來推算或演算的嗎?這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

這本書在文章中的註解非常多,如果可以的話建議邊讀邊參照書後半部的註解解釋,因為我的閱讀習慣是不會特別去對照註解,但本書使用的註解很大量,如果讀完後單獨閱讀註解,比較難跟原章節串接起來。當然,這還是照每個人閱讀習慣來即可。

書中有不少需要邏輯理清的部份,在我閱讀起來感覺稍微有點吃力,我大概一天只能讀一小個章節,不過探討的環節還是很有趣的。品味確實是需要養成的,但品味的養成從你所處的國家、地界文化、到你的生活喜好、以及當下的社會話題等等,都會影響到品味的變化。

像是Netflix、Spotify這樣的視聽播放影音軟體,你的每次點擊、閱聽,都是他們系統大數據的其中之一,但我們在視聽時有很多的動機,要從何判斷並推薦你可能會喜歡的影音作品給你?這些既是品味在做祟,一方面也在展示著我們的個人風格,你所喜歡的、與不喜歡的,都代表著你這個人品味的組成,是很有趣也很值得探討的話題。品味像如影隨形的影子,其中有太多影響著你變化的因素。

可能是某個紀念日美好的氣氛,讓你喜歡上某種餐點裡的食物、可能是某個重要的場合,讓你喜歡上節慶般的氣氛的紅色或橘色、可能是某場重要的會議,讓你對某個顏色的西裝的印象感到專業利落,從此之後你也選擇了那樣的顏色的西裝....

品味沒有絕對的模組,但變化卻隨歷史演變可循,它會改變,卻沒有固定的軌跡,這點真的很有趣。下次不妨也注意一下自己的喜好究竟是怎麼來的,或許會讓你深入思考從以前到現在。

人的品味真的是種很奇妙的既是狀態、也是自我風格、以及自我展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2年10月】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詹姆斯‧克利爾

  這本書其實在決定購買之前,就看到過有不少名人或部落客推薦,書名中規中矩的命名方式,一度讓我懷疑會不會是本沉悶的理論書之類的,不過後來讀了之後發現其實還蠻有趣的,對於解釋如何養成所謂的原子習慣,也有拆解一下案例,沒有想像中的沉悶。 人類的習慣背後是透過許多行為組成,而這些行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