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2019年11月】做工的人/林立青


這和10月份看的如此人生是同一位作者的撰書,不過這本是最先出版的,我的閱讀順序剛好反了。但因為故事都是個別章節,所以前後哪一本先閱讀都沒有影響。

雖然我們的政府有提出勞基法等保障,但實際上仍舊有很多在這些法規範圍以外或邊緣,無法受到任何保障的族群,他們有工就做,忍受低薪和不平等的待遇,今天有一餐是一餐,明天有一頓是一頓,從舉牌工到工地沒有專業的粗工、經歷人生大起大落最後藏在社會角落的陰暗處,他們祈求的是一段所剩時間能平順度過的願望,如此簡單、也如此困難。

以及整個社會對於基層勞工的刻板印象也讓人感嘆,比如現今仍舊有"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去做工"這樣的說法,以前聽來尚無感,現今看來卻是笑貧不笑娼,明明都是腳踏實地工作賺錢,不同的職業別,卻給了人不同的職業印象與定位,而這明明也不該是定位一個人的最適標準,卻成了這個社會莫名其妙的標準。

看完之後,會有種自己生活在不上不下的區間裡,但再相比,似乎已經無比幸福許多。
人生真的要學會知足珍惜,也要對身邊不同職業的人多一點同理心。

做工的人,也有其令人尊重之處。
只希望這社會的空氣能讓所有人都平等的呼吸吧!少一點歧視,多一點同理與互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2年10月】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詹姆斯‧克利爾

  這本書其實在決定購買之前,就看到過有不少名人或部落客推薦,書名中規中矩的命名方式,一度讓我懷疑會不會是本沉悶的理論書之類的,不過後來讀了之後發現其實還蠻有趣的,對於解釋如何養成所謂的原子習慣,也有拆解一下案例,沒有想像中的沉悶。 人類的習慣背後是透過許多行為組成,而這些行為又...